□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文学巨匠伊恩·麦克尤恩的第18部小说《钢琴课》中文版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饱受期待的巨著也是麦克尤恩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作品,原著篇幅近500页,小说时间线横跨半个多世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新冠疫情流行,涉及美苏冷战、古巴导弹危机、撒切尔上台、福克兰群岛战争、柏林墙拆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工党当选、英国脱欧等一系列影响20世纪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时间跨度之长、出场人物之多、主题意象之丰富,可谓冠绝麦克尤恩文学生涯。
《钢琴课》(Lessons)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周小进 译
2024年8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钢琴课》是一部以个体叙事写就的断代史。小说以罗兰的一生为主线,串起其身边诸多人物的人生经历,现实与回忆交织缠绕,塑造了一个个在时代洪流中奋力挣扎、鲜活真实的普通个体。通过一个人一生的棱镜,对历史和人性进行了有力的沉思。
该书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资深译者周小进翻译。他曾翻译过麦克尤恩小说《我这样的机器》、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小说《被掩埋的巨人》、阿德勒作品《自卑与超越》、马克·吐温小说《亚当夏娃日记》等。周小进在译后记中写道:“麦克尤恩以老练的笔法,将时代的史诗和小人物的一生结合起来,相信有一些社会阅历的读者肯定会产生共鸣。时代的潮水涌来,我们惊慌失措、无处躲藏;潮水退去,我们踉踉跄跄重新站立起来,浑身湿透、狼狈不堪,人人举目四望,茫然不知所措。”故事主人公罗兰在柏林墙拆除现场说:“这个割裂的城市、割裂的世界,有一部分历史是他的。”周小进说:“我想,这世界有一部分历史,也是我们的。”
《钢琴课》是麦克尤恩最具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书中所描写的重大历史事件皆为麦克尤恩亲身经历,同时小说主人公罗兰·贝恩斯各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也与麦克尤恩本人有着高度契合,形成了一种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呼应——整部作品是麦克尤恩对自己人生和写作的一次回望、总结和叙述。
正如麦克尤恩在采访中所说,《钢琴课》探讨的是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体生活如何产生影响,偶发事件又是如何支配和改变人生轨迹;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肯尼迪……那些“遥远的希腊神祇”,虽然与普通人隔着时间和空间距离,但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依然会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罗兰·贝恩斯作为一个普通人,参与和见证了20至21世纪的大部分重大历史事件,他的生活和记忆在历史中成形,他本人也在创伤中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主人公身边,小说中登场的几位平凡鲜活的女性人物,更是构成了一组动人的时代女性群像——她们每个人的经历或多或少影响、塑造了罗兰的性格和命运,也折射出不同年代下多样的女性命运,以及女性的成长觉醒之路上到处充满崎岖坎坷。
2022年英文版《钢琴课》在英美出版后,立即获得了文学评论界和读者的高度评价,并成为《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纽约客》年度必读书,入选《卫报》《泰晤士报》《时尚》《书页》等多家知名媒体的“年度好书”(Book of the Year)。国际知名出版杂志《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更是不吝赞美之词,称“《钢琴课》为《赎罪》之后的最佳作品”——“麦克尤恩自布克奖小说《阿姆斯特丹》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小说《赎罪》之后,再次以最佳作品回归……麦克尤恩深刻地展示了角色如何在应对重大历史时刻的同时,也处理着日常生活的摧残,这正是这部作品如此感人的原因。他还运用了抒情但简洁的散文,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又一次,大师级的麦克尤恩令人愉悦。”
作为国内麦克尤恩全部简体中文作品的出版方,上海译文出版社目前已出版精装新版“麦克尤恩作品”系列17种,包括《赎罪》《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只爱陌生人》《床笫之间》《在切瑟尔海滩上》《梦想家彼得》《儿童法案》等代表作、麦克尤恩双语作品《当我们谈论科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蟑螂》《我的紫色芳香小说》。2020年7月,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麦克尤恩引发社会广泛热议、人工智能主题小说《我这样的机器》。
《钢琴课》五大精彩看点
☆《钢琴课》看点一:
麦克尤恩:我攫取了自己的人生片段
麦克尤恩曾在采访中表示虽然“《钢琴课》不是自传”,但他的确“攫取了自己的人生片段”,而这是麦克尤恩此前创作中从未尝试过的,“关于家庭生活、我失散的哥哥、寄宿学校等等”。小说中,主人公罗兰的父母在二战期间相遇,在生下罗兰之前,两人就育有一子,迫于当时的局势和经济状况,长子刚生下来六周就被送走。罗兰童年时期,父亲被派往非洲驻军,罗兰随军多次迁徙,而母亲在这段婚姻生活中极其压抑,长期遭受父亲暴力。母亲临终前,罗兰与失散多年的同胞哥哥罗伯特相认,这一情节也同样与现实情况呼应。
伊恩·麦克尤恩的母亲罗丝前夫名为欧内斯特·沃特,两人生有一子一女,即《钢琴课》献词中的吉姆·沃特和马琦·霍普金斯。欧内斯特参加二战期间,罗丝与大卫·麦克尤恩相爱,生有一子,随即送人领养,即献词中的大卫·夏普。六年后,已经结婚的罗丝和大卫·麦克尤恩生下伊恩。2002 年左右,大卫·夏普发现自己与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两人相认,这一新闻之后被媒体报道。大卫·夏普出版有回忆录《完全放弃》(Complete Surrender,2008),由麦克尤恩做序。
伊恩·麦克尤恩(左)、大卫·夏普(右)
直到2002年麦克尤恩才知道自己同胞哥哥的存在
麦克尤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19年年底时这部小说他已经有了一些草稿,他想“敷衍一部横跨一生的大部头小说”。“2019年时我四处旅行,我跟我妻子说2020年我想待在伦敦的家里。可我并不知道,后来全世界都会待在家里!”英国新冠疫情期间,麦克尤恩说这是他第一次拥有大段时间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写作,每周7天,每天12到16个小时。“翻开日记,看到的是未来几周的空白页,这是一种巨大的奢侈,一种不受打扰的奢侈。完全沉浸其中,这是我写作生涯的一大乐趣。我有两到三年时间都活在这本书里。后来2021年封城结束后,封城政治也出现到了小说里。”
☆《钢琴课》看点二:
每一个失踪妻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怀疑的丈夫吗?
小说首先从一段如梦似幻的钢琴课记忆开始,梦醒之后,小说开启了另一条现实线索:罗兰的妻子阿丽莎神秘失踪,留下了自己和7个月大的儿子劳伦斯。起初,警察甚至怀疑阿丽莎是被罗兰谋杀——毕竟每一个失踪妻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怀疑的丈夫。不过,随着阿丽莎一次次寄来明信片,她的行踪也终于浮出水面——阿丽莎只身前往德国去追寻自己的作家梦。
彼时正值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刚刚爆出,整个欧洲人心惶惶。摆脱嫌疑后的罗兰,面对妻子不辞而别带来的心理冲击,还要负担起照料儿子的重任。罗兰艰难谋生,创作贺卡诗、教授网球、在酒店大堂演奏爵士乐……于是,两条线索自此开始交织叙事:青春悸动的少年与优雅危险的钢琴课女教师之间上演的一段难以自拔的禁忌之恋;罗兰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以及其离家背后的真正原因……
从20世纪晚期柏林墙倒塌,到新世纪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气候变化,在历史的洪流中,罗兰时而趁势而为,但更多时候是奋力反抗。他一生犹疑不决,为失去的机会而困扰,期冀通过每一种可能的途径——文学、旅行、友谊、毒品、政治、性和爱情等,寻求安慰。“在不是自己选择的生活中,在一系列对外部事件的反应中,要随波逐流多么容易啊!他从未做过任何一个重要决定。”
☆《钢琴课》看点三:
生动鲜活的女性群像
小说中围绕在罗兰身边的五位女性人物,构成了本书的华彩篇章:钢琴课女教师米里亚姆、前妻阿丽莎、阿丽莎的母亲简·法尔莫、罗兰的母亲罗莎琳德,以及挚友兼伴侣达芙妮。这些女性的故事虽然以支线呈现,但每个人都在奔腾的时代洪流中演绎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她们之中有人沉浸于艺术、追寻狂放之爱;有人抛弃家庭、追寻作家梦想;有人默默陪伴,最终相伴走过余生;有人舍弃事业、以家庭为终点;还有人活在丈夫的阴影下,默默忍受,压抑一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女性命运。
优雅又令人窒息的钢琴教师米里亚姆,为青春期的罗兰开启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课程”,然而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也对罗兰造成了一生的心理创伤,就此成为罗兰一生的转折。隐忍懦弱的母亲罗莎林德,不仅活在暴虐的丈夫阴影之下,还用一生的沉默深深埋葬了一段战时的人伦悲剧。阿丽莎的母亲简·法尔莫,在战火纷飞时来到满目疮痍的德国,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传奇的德国抵抗纳粹的文化组织“白玫瑰”的事迹,在寻找“白玫瑰”的过程中爱上了其中一个成员,自此便放弃了英国的记者工作,扎根异国、相夫教子;不愿重蹈母亲覆辙的阿丽莎,在与罗兰结婚生子不久后,上演了一出“消失的她”,毅然走出家庭,去寻求自己的作家梦。作为罗兰一生的挚友兼伴侣——达芙妮,与另外几位女性相比,对罗兰拥有更多包容和理解,并且用自己的生命教会了罗兰如何面对死亡。
这五位女性贯穿罗兰的一生之中,她们的故事散落于全书,但麦克尤恩细腻的刻画给了每位女性清晰的轮廓和特质,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故事都足以独立成书。从罗兰的视角出发,他见证了她们的故事、她们的成长觉醒之路,而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她们所塑造、所影响。
说到底,一个男性的成长,是无数女性塑造的结果。
☆《钢琴课》看点四:
“我不要沉下去!”——女性艺术家的抉择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我在过我母亲的生活,一步不差地重复她的道路。有一些文学上的抱负,然后恋爱了,然后结婚了,然后生了孩子,旧时的梦想破碎了,或者遗忘了,未来能一眼看到底。还有怨恨。她的怨恨,我会继承下来,这让我感到惊恐。我能感觉到她的生活跟在我身后,死死抓住我,要把我和她一起拖下去……”
阿丽莎与罗兰的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看似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可是,随着阿丽莎深陷家庭生活,随着她渐渐意识到罗兰·贝恩斯只是个平庸之辈,她终于渐渐觉醒:她的母亲正是前车之鉴,如果不下定决心逃离婚姻樊笼,她的作家梦也只能永远是个梦——于是她对母亲大喊:“我不要沉下去!我要拯救我自己。”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在家庭生活和创作生涯之间,阿丽莎决绝地选择了后者,而这条路充满艰辛。
有意思的是,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多次使用了“下沉”(sink)这个词:作者不仅用在了阿丽莎身上,在米里亚姆的自述中也同样出现了这个词。晚年的罗兰找到米里亚姆对峙时,米里亚姆坦白当年的心境:
“两年过去了,后来我隔着窗户看到了你,一切都崩塌了。你穿过花园门走了进来,扔下自行车,大步走到门前。你看起来好像知道自己要什么。当然,你身体上发生了变化,但望一眼对我来说就够了。我的感情还是一样的。我感到自己在下沉。”
无论是阿丽莎,还是米里亚姆,她们都感受到了那种深深的、无力的“下沉感”。
阿丽莎作为女性作家的文学之路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麦克尤恩借阿丽莎的笔肆意游走,在《钢琴课》的文本之中又嵌套了多个精彩作品,熟悉麦克尤恩的读者不由得会心一笑。最终,阿丽莎实现了自我,成为当代德国最伟大的作家,取得了“比格拉斯伟大,比肩托马斯·曼”的成就,甚至离诺贝尔文学奖也仅咫尺之遥。
☆《钢琴课》看点五:
书名的来源:令人战栗的“钢琴课”
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一触即发,全世界都绷紧了弦。一个英国小男孩却突然造访,来到了他的钢琴课女教师家门口。一个迟到了三年的约会。此时,罗兰·贝恩斯14岁,米里亚姆·康奈尔小姐25岁。罗兰担心世界即将毁灭,而他害怕自己到死都还是个处男。米里亚姆小姐没有拒绝他,就此罗兰的人生出现了转折。
“他想到了那个真正的转折点,以那一刻为原点,后来的一切像扇子一样向外、向上铺开,像华丽的孔雀尾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将自己送到米里亚姆跟前,从而开始了两年的情色和情感教育,终结了他的学校学习,扭曲了他和女人的关系,最后以穿睡衣那个星期里的荒唐终曲收场。这很难去说。他问自己,是不是希望那一切都不曾发
生,他也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就是伤害的程度。快七十二岁了,还没有完全愈合。那段经历一直跟着他,他无法割舍。”
这段充满战栗和情欲的性启蒙经历,不但让罗兰“初尝禁果”,更是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终生的伤害,以至于罗兰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抚平这创伤的方法。男学生的性幻想,无处宣泄的荷尔蒙,提供肉体指导、欲壑难填的成熟女性……我们又看到了熟悉的早期“恐怖伊恩”的影子,想起了那些熟悉的小长篇《在切瑟尔海滩上》《只爱陌生人》《水泥花园》等。
米里亚姆曾对罗兰说:“你在这儿拥有过的,你下半辈子将会一直去寻找。这是预言,不是诅咒。”的确,罗兰离开米里亚姆后,漂泊半生,始终在寻找真正可以抚平昔日心灵创伤的方法。他的一生,本可以成为钢琴家,可是最后却成了在酒店大堂弹琴的打工人;他本可以成为作家,结果却沦为写贺卡诗谋生;他本可以成为网球运动员,却成了以教人打网球的陪练……
小说原著书名Lessons,中文书名译为《钢琴课》,部分含义源于这段刻骨铭心的钢琴课之恋。无独有偶,电影史上亦曾有过几部与“钢琴课”类似或重名的作品:《钢琴家》(2002)、《钢琴教师》(2001)、《钢琴课》(1993)……无论麦克尤恩的这部小说情节上是否与这些电影有一丝半缕的关联,音乐、情欲、畸恋等话题注定是艺术家探索人性的重要抓手。
同时,lesson一词在英语中也有“课程、经验、教训”之意,本书蕴含了麦克尤恩对其人生和写作生涯的总结之意。主人公罗兰在历尽千帆后,也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教训”。如果说今年76岁的麦克尤恩有封笔之意,那么《钢琴课》无疑符合他最后一部作品的标准。